江苏省环保厅认定的环境综合检测资质
根治雾霾须找对症下良药
- 文章来源:宿迁泰斯特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1-1-1
2014年7月7日,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了申办2022年冬奥会三个候选城市:挪威奥斯陆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中国北京张家口。虽然冬季奥运会受制于赛事的局限性,影响力不及夏季奥运会,但申办难度却丝毫不减。此次京张申奥虽具备足够优势,但由于北京存在较为严重的雾霾问题,可能为此次申奥成功增加不小的难度。
据报道,北京市环保部门将联合天津市、河北省相关科研部门,申报“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及应用”项目。该项目预计明年实施,将投入1亿多元资金。无独有偶,辽宁省环保厅日前公布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,今年将投资1亿元用于支持蓝天工程实施。两地包括联动的天津市、河北省准备斥巨资治理大气污染,这可能是众多空气质量不太好的省份向污染宣战的一个良好开端,值得点赞。
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,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,如何确保其“落地”成了各级政府开始认真思考的一个严肃命题。近两年来,雾霾天气频频来袭,“十面霾伏”等热词的出现虽然有调侃之意,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的一种担忧,以及对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不满。因此,无论是北京联合天津市、河北省相关科研部门申报项目,还是辽宁省巨资用于支持蓝天工程,都是顺应民意,以人为本,积极作为之举。
近年来,为何雾霾天气、水污染事件等频频出现?根本原因就在于错误的政绩观、发展观在作怪。长期以来,我们走了一条“先破坏、后治理”的老路,很多地方考核干部只看GDP,只要GDP数字好看,官员就仕途畅通,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地方父母官为了眼前的经济发展而置生态环境保护于不顾,大肆上马高污染、高耗能产业,虽然GDP上去了,但生态环境却被破坏了。更为可恨的是,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成了一些污染大户的“保护伞”,为其违法违规排污开“绿灯”。其实,向雾霾等污染宣战,就是向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。因此,改变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,告别“先破坏、后治理”的老路,向高污染、高耗能产业喊停,着力推进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,走绿色发展之路,才是根除雾霾的正确道路。对于根除雾霾,各地可谓奇招频出,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。原因何在?一方面是未查明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,未抓住“七寸”,采取的多是治标不治本之措;另一方面虽然抓住了“七寸”,制定了治本之措,但是执行落实却大打折扣。
其实,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、生产方式和发展思路的问题,作为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,雾霾的形成也是上述三方面造成的,因此要想彻底根除雾霾,必须真正弄明白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是“缘木求鱼”,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“竭泽而渔”这一道理,从而改变思路,从调整经济结构、转变生产方式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方面寻找解决问题之策。
投入巨额资金治理雾霾彰显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,但是根除雾霾不仅仅是钱的事情,还需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确保巨额资金花在“刀刃”上,确保环保工作做得好的官员得到嘉奖甚至升迁,环保工作做得不好的官员受到应有的处罚。唯有奖罚明确,将环保业绩与官员的“乌纱帽”挂钩,才能使各地“父母官”真正把环保工作放在心上,使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。
建设一个天蓝、地绿、水净的美好家园,让广大民众早日呼吸上新鲜空气,不仅需要各地“父母官”积极作为,真正把环保工作当回事,也需要相关企业,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以身作则,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,广大老百姓也要主动参与,从点滴做起,唯有多方发力,根治雾霾才可能取得成功。
- 上一篇:我国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评析
下一篇:新疆昌吉:重拳治污染空气变清新